发送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案例
户外监测
全球精选
C网文库
分享
分享链接:
复制链接
社交平台:
您可以直接复制短链,分享给朋友,也可直接点击社交平台图标,指定分享。
首 页
C网热点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案 例
制作热店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酷榜户外
媒体户外
户外监测
酷榜舆情
酷榜素材库
全球精选
海外创意广告
国内创意视频
专题视频
职面未来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C网文库
大奖作品
大广赛
黄河奖
学院奖
长城奖
金犊奖
龙玺广告奖
金铅笔
克里奥
艾菲奖
广州日报杯
纽约奖
中国元素奖
时报世界华文广告奖
青年创意大赛奖
莫比奖
伦敦奖
嘎纳奖
创意榜
制作热店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专 题
  • 首页
  • C网热点
  • 案例
  • 户外监测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2022年中国年轻人群运动发展白皮书
扫一扫,手机查看
来源: 艾瑞咨询
发布于 2022-11-22 15:47:35
浏览(4895)
分享(0)
收藏(0)

年轻人运动丨研究报告

核心摘要:

体育运动产业发展现状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体育产业建设规模有望在2025年达到5万亿元。近年来多项政策促进全民运动、体育消费、体育产业等快速发展,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水平也显著提升。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日常运动与健康管理。

年轻人群整体运动特点

每周定期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他们会通过购买专业装备、参加专业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在他们看来,“玩的专业、精通”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向上的精神力量,但是运动专业资源的不足成为年轻运动爱好者一大困扰,未来需要更多体育服务机构去填补这一缺口。

热门运动发展特点

年轻人喜欢的运动有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也有健身、瑜伽等健康管理类运动,和滑雪、户外露营等休闲型运动。篮球大众参与度高,篮球装备和培训消费火热;滑雪方面,大众参与的专业度不断提升,但雪具消费是大头;露营方面,用户更看重这项运动所带来的社交与户外体验感。

运动品牌发展特点

当代年轻人在消费时更加认准国产运动品牌,以李宁、安踏、鸿星尔克、特步为代表的品牌让人们对于国潮运动品牌形成了产品质量好、有文化底蕴、专业的印象。品牌也根据年轻一代的消费特点,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技术实力与产品设计感。

未来年轻人群运动发展趋势
年轻人群运动类目及需求的多元化促进运动培训进一步分化,自主化、智能化的运动装备会带来新的体育消费潮流,同时,群众体育赛事也在不断规范化、品牌化、精致化。未来,在体育运动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下,集合各类型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一站式平台,将缔造体育运动行业新生态。

1.png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

“十四五”期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有望达5万亿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2016-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从1.9万亿元增长至2.9万亿元,增加值从6475亿元增长至1.1万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体育产业总规模和增加值均有回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开始,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说明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增加。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进一步明确,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各运动项目参与人数持续提升,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

2.png

中国体育产业结构

体育用品是主要支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向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为2.74万亿,同比下降7.2%。从构成看,2020年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仍旧是体育产业的主要支撑,占比达44.9%;另一方面,随着全民健身意识增强与体育消费不断增长,包括体育赛事运营、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类别的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中国体育产业已经从传统体育制造用品业为主的模式,逐渐向体育制造、体育服务、体育消费多元结构的产业模式转变。

3.png

4.png

中国居民体育消费

居民人均体育消费达1330元,体育消费显著提升

从居民消费支出来看,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在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有较高比重,且有进一步提升的趋势,2021年我国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为10.8%,远超医疗保健、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等领域的消费支出。此外,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数据,居民人均体育消费由2014年的926元增长至2020年的1330元,体育消费水平显著提升。

5.png

6.png

中国体育产业链发展现状-体育赛事

国际赛事IP影响力大,自主体育赛事IP百花齐放

赛事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体育赛事大致可以分为职业联赛、国际体育赛事、大众体育赛事等。目前,我国体育赛事构成中40%是国际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欧洲杯等;其次是国家级、国内区域级赛事,包括职业联赛与业余赛事,并以业余赛事占比更大。随着我国体育在国际体育产业地位的不断提高,更多国际顶级知名体育赛事IP落地中国;在国家与地区明确政策指导下,我国体育职业赛事体系逐步完善,自主体育赛事IP实现大步发展,各类运动项目体育赛事百花齐放,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赛事以超出传统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项目的速度快速普及与发展。而受限于赛场、资源的,如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登山、攀岩、滑翔伞等体育赛事也逐渐在中国城市遍地生花。根据《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总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7.png

中国体育产业链发展现状-体育用品

产业发展成熟,技术创新、消费升级驱动体育用品新增长

国内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成熟,2020年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增加值达3144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29.3%。2021年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达1059亿元,同比增长36.9%。在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政策鼓励、健康意识觉醒、体育赛事催化和体育精神鼓舞等因素驱动下,我国体育用品消费呈现出巨大的增长空间;伴随消费升级和体育消费理念的日趋成熟,消费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体育用品呈现量价齐升。
此外,在新疆棉、奥运会、鸿星尔克等事件催化下,居民国货消费热情高涨,国产运动品牌市场份额提升趋势明显。

8.png

9.png

中国体育产业链发展现状-体育场馆

运动场地大幅增加,为全民运动健身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体育场地共有397.14万个,较2020年增加了25.8万个,增幅为6.95%,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保障。但我国人口规模甚大,2021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2.4平方米,远低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此外,运动场馆类型单一,场地管理模式陈旧,智能化程度低,收费与服务不匹配,日常空置率高等因素制约着我国体育运动发展。由此,随着国家“十四五”补齐设施短板工程战略的实施落地,以及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在场地端的深度应用与推进,我国体育运动场所将在设施类型、数量、丰富度、服务优质性等方面有长足的提高。

10.png

11.png

中国体育产业链发展现状-体育明星

提升体育运动和商业品牌的关注度,弘扬积极价值观

在体育总局发布的“十三五”、“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都提及了体育明星在公众传播、刺激体育消费等方面的作用。从上世纪开始,李宁、中国女排队、刘翔、姚明以及近两年的苏炳添、谷爱凌等一众明星运动员在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总的来说,明星运动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两方面。社会价值意味着他们对于民众关注体育运动、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引发民众拥护竞技体育运动代表的公平、奋斗向上的价值观。而在商业上,体育明星在对品牌进行代言时,通过自身的晕轮效应,可以更好的帮助品牌塑造品牌形象,促进品牌的商业增长。

12.png

中国居民体育运动现状

传统项目魅力不减,各类新兴运动在年轻人群中快速风靡

随着全民运动的兴起,民众运动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运动项目上,传统体育项目跑步、球类、游泳始终保持广泛的受众群体。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对体育消费升级,以及体育项目多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开始投入到更加细分的新兴体育运动中,比如瑜伽、普拉提、攀岩,冰雪运动、露营、徒步、登山、马术、马拉松、漂流、跳伞、潜水、垂钓等。

中国年轻运动人群画像

Z世代男性为主,经济压力较小,除运动外还喜欢旅游、看电影/话剧、听音乐、购物等,在日用穿搭、美食上花费更多

15.png

中国年轻人群参与运动数量与频率

每周定期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成为年轻人生活常态

数据显示,72.7%的年轻人平时参与的运动项目数量是2-3项,21.2%的用户参与项目数达到4项及以上。从参与频率上看,每周运动4-6次的年轻人比例达46.4%,接近半数;每周1-3次的人群比例也超过30%,可见,年轻人平时在运动上仍然会投入较多的精力,定期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16.png

17.png

中国年轻人群整体运动消费特征

人均年消费超7千元,6成以上用户近5年运动消费增加

整体而言,当代年轻人在运动方面的消费较高,平均年消费达到7237.6元,其中18.1%的人年消费达到1万元以上。滑雪、健身、足球的消费相对更高;尤其是在滑雪、健身这两项运动上,人均年消费超过5000元。从近5年的变化趋势来看,66.1%的人认为自己在运动上的消费有所增加,他们认为消费主要增加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运动器材、鞋服、培训、食品等方面。

18.png

中国年轻人群在运动专业性方面的行为

收集专业知识,购买专业装备,参加培训课程已经较为普遍

年轻人运动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习和掌握运动相关的专业知识,便于更好地进行运动训练和圈子内的交流;二是购买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鞋服/器材等,提升运动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三是通过购买专业的训练课程或聘请专门的教练进行动作指导,以提升训练水平和减少损伤;四是在专业的场地进行训练,既能享受更好的运动环境和氛围,还能更好地贯彻和遵守运动规则与规范。

19.png

中国年轻人群在运动专业性方面的痛点

运动专业资源的不足驱动更多专业机构与平台进入市场

随着运动专业性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运动个性和态度的体现,他们对运动专业性所需要的专业设施和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数据显示,超40%的年轻人对专业级别的运动场馆有需求。此外,运动场地少、部分运动装备价格贵、专业培训机构少、专业赛事少、体育社团少等问题也都困扰着热衷于运动的年轻人,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专业的机构与平台,来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装备采购及建议、场地运维及服务等。

21.png

中国篮球运动特征与发展

在三大球类运动中参与度更高,球鞋球衣、培训消费火热

根据2021年篮球协会的统计,中国篮球人口达到1.25亿人,是集体球类第一运动。篮球爱好者们更会出于对篮球的喜欢和社交目的而积极参与篮球,也会为了喜爱的篮球鞋、官方俱乐部球衣、卫衣等装备掏出钱包。同时,篮球爱好者们也更爱看球,不仅是CBA、NBA等国内外大型赛事,CUBA等赛事的关注度近年来也有所提升。篮球爱好者对于篮球的喜爱也带动了篮球培训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与到篮球运动中。

22.png

年轻篮球爱好者运动行为及消费特征

近9成篮球爱好者每周都会打篮球,球鞋消费毫不吝啬

数据显示,88.7%的篮球爱好者每周都会打球,其中,超过30%的人每周打球4次以上。篮球爱好者们日常主要会关注篮球装备、篮球相关资讯以及篮球赛事等方面信息。在消费方面,近7成的人最近5年的消费有所增加,篮球鞋和篮球不仅是他们重点消费的品类也是近几年消费明显增加的地方。他们会通过购买性能更好、更舒适的篮球鞋和研究专业球员的技术动作来不断提升自己在篮球方面的专业性。

23.png

中国滑雪运动特征与发展

冰雪运动热火朝天,吸引更多年轻人醉心于滑雪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申办使近年来滑雪运动的热度持续攀升,政策与社会的支持使中国滑雪运动整体的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当前中国滑雪人群仍以相对轻松、娱乐心态参与运动的轻度体验型用户为主,但随着冬奥的举办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更多的深度滑雪爱好者会在未来出现。而从产业发展来看,由于我国冰雪运动起步相对较晚,因此目前滑雪运动的各个细分产业均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但可以看到有较多的厂商开始在行业内进行积极的创新与深耕。

24.png

年轻滑雪爱好者运动行为及消费特征

专业雪具的购买和租赁使滑雪运动的消费相对更高

整体而言,滑雪爱好者进行滑雪运动的频次较其他运动相对较低,每月会滑1-3次的人最多,占比达到42.5%,但也有超过40%的人每周都会滑雪。但在消费方面,滑雪运动的人均年消费达到5429.3元较其他运动更高,雪具的购买和租赁以及滑雪场门票是他们花费最多的地方。滑雪爱好者认为更好的滑雪装备是他们提升专业水平的最主要方式,占比达到60.7%,此外均有超过50%的人认为专业知识、场地和观看比赛能更好的提升他们的滑雪专业性。

25.png

中国露营特征与发展

年轻一代是露营主要群体,重体验、强社交是主要特征

当前中国露营主要分两大类群体,一类是由早期户外徒步、野外生存演化而来的资深露营玩家,通常露营只作为他们徒步的一个环节,以解决睡觉和温饱问题,体验感往往苦大于乐,露营文化更多是一种自由、冒险与挑战。另一类则是由野餐人群和内容社区用户转化而来的小白用户,主要是城市新中产家庭、年轻一代人群,露营成为疫情后时代远离都市、亲近自然、获得“野生”生活体验的一种方式,他们更加重视露营体验与社交,买装备、社交、拍照是他们露营的主要活动,休闲、精致露营成为新风潮。

26.png

年轻露营爱好者运动行为及消费特征

专业的攻略、装备以及活动参与让露营爱好者变身露营专家

数据显示,露营爱好者每月进行1-3次的人占比最高,达到47.3%,其次是每季度1-2次,占比达到34.8%。整体而言,露营爱好者会做较为充分的准备,会日常关注目的地信息、露营装备、露营攻略和生活技巧等相关信息。均有超过70%的人会通过研究其他专业人士的经验、购买专业装备、参加更专业的活动等方式提升自己在露营方面的专业性。在消费方面,露营爱好者人均每年在露营方面消费4819.6元,主要集中在露营用品、户外鞋服、辅助工具等方面。

中国年轻人群对国潮运动品牌的认知

质量好、文化底蕴强、专业性高是国潮运动品牌的核心形象

从企业方面来看,李宁、安踏,鸿星尔克等国内主流运动企业在公司官网或财报中都提到与突破、创新、时尚等相关的形容词,希望向消费者传达品牌在这些方面的形象。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年轻人群认为国潮运动品牌具备产品质量好、蕴含中华文化价值观、专业、具有创新精神、潮流感十足等特点。目前主要认为李宁、安踏、鸿星尔克等品牌是国内品牌中代表性的国潮运动品牌。

中国年轻人群购买国潮运动品牌的态度

国潮运动品牌的选择度更高,专业细分产品愈发收到关注

数据显示,中国年轻人群在购买运动装备时相对更加偏好国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鸿星尔克、特步等主流国潮品牌更受到年轻人群的欢迎。在装备品类上,日常休闲的运动产品依旧是消费的主要品类,占比均超过40%。但是,从数据中也能观察到,更加专业、聚焦于运动本身的品类例如健身鞋、专业训练鞋、护具、器材等也逐渐开始收到年轻人的重视。

趋势一:年轻人群运动爱好多元化

传统与新兴运动群体不断壮大,小众运动走进大众视野

在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下,各种类型运动的场馆、场地也相继建设起来,年轻人运动项目的选择性也变得多样,一些常见的传统运动项目爱好群体仍在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运动项目如瑜伽、格斗、户外、街舞等在国内也日趋流行。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我国短视频等自媒体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一些门槛高、难度大的小众运动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35.png

趋势二:运动培训课程进一步分化

专项化、场景化、线上线下融合是运动培训未来主要方向

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健康意识、体育意识的增强,人们在运动培训上的支出也不断上涨。调研数据显示, 44%的年轻人平均每年在培训上的花费在4K以上。同时,调研中也发现不同人群因为不同的运动目标,对运动课程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也驱动运动培训课程进一步向更加细分、专项的领域发展。此外,不少运动培训机构也在不断发展创新模式,推动课程线上线下的融合,能够满足用户多场景参与运动和培训。

36.png

趋势三:运动装备迎来自主和智能时代

运动装备国潮品牌势头正猛,智能互联产品引领新潮流

数据显示,73%的运动爱好者在购买运动装备时会选择国产运动品牌,可见国产运动品牌正在被年轻人群认可,形成新的运动时尚潮流;伴随运动场景、运动课程的细分发展,运动服饰、运动器材等装备也不断有新型产品被研发出来,在运动服饰穿戴领域,用户对更贴近场景、功能导向的产品喜好明显;而在运动器材领域,用户对智能化、互联化、生态化的智能运动设备兴趣浓厚。未来,运动装备将进一步通过现代新型科技将用户的运动场景、数据、内容、训练计划等联结起来,帮助用户形成更为科学的运动习惯。

37.png

趋势四:各类体育赛事IP多点开花

群众体育赛事IP朝规范化、品牌化、精致化方向迈进

近年来,随着年轻人体育运动热情高涨,他们对于赛事的关注度也逐渐攀升。在赛事IP的影响和带动下,不仅带来赛事播放量和体育相关消费上涨,也促使群众体育赛事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希望有更多群众体育赛事IP出现,既能通过赛事获得对自身运动专业性的认证,也能彰显自己个性与生活态度。在此背景下,年轻运动人群对群众体育赛事在组织规范、规模、影响力、创新性、趣味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推动群众体育赛事IP朝规范化、品牌化、精致化迈进。

38.png

趋势五:体育服务平台向一站式跃迁
一站式平台集合各类体育产品和服务,缔造体育消费新生态

目前体育产品和服务市场较为分散,缺少垂直的、集中的、专业的服务平台去满足体育爱好者的各种消费需求,用户在购买体育产品和服务时存在渠道少、产品/品牌/商家不够丰富、对比难、缺少真实评价等痛点,对一站式体育产品和服务消费平台需求高。未来一站式体育服务平台既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全面的服务和体验,同时也能为入驻平台的企业/商家赋能,帮助商家更直接有效地链接到体育人群,提升获客机率。

39.png

数据
收藏
为文章点赞
+1
分享
您必须登录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5
vans如意
回复
2022-11-22 16:33:37

少年强则国强,大家都要有一副好的体格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心静自然清
回复
2022-11-22 16:35:08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少看手机,多运动。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liluhuan
回复
2022-11-22 16:38:16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加快新陈代谢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张学友
回复
2022-11-22 17:31:20

年轻人就应该多运动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文人墨客劲爆辣子鸡
回复
2022-11-23 16:04:21

国际赛事IP影响力大,自主体育赛事IP百花齐放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艾瑞咨询
每日必读
更多
一周资讯丨广告商团体抨击“虚伪”言论;耐克疑似侵犯专利权被起诉
品牌周报 | MANNER咖啡把店开进雪山、喜茶化身「地理学子」、奈雪开展小绿袋回收计划
节后返岗,品牌应该向年轻人的行李箱塞满什么味道?
为什么电视剧在今年春节期间成为热门话题?
麦肯全球首席财务官ALEX LOPEZ将离职;R/GA全球媒体主管艾莉·班福德离职
胡歌官宣,各大品牌疯狂借势
好利来联名王老吉、小鹏汽车&爱慕登陆Honnverse虹宇宙| 案例一周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凤凰网品牌中心总经理 陈欣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长城奖全场大奖获奖单位 有氧YOYA客户总监 邵伟
第29届中国国际广告节 采访长城奖金奖获奖单位 真传有道(厦门)创始人 王龙志
数据
更多
2022年中国品牌广告营销策略白皮书
优秀企业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时趣
案例
职位 5
查看详情
MT 蒙彤传播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业务联系 招聘信息 免责条款 隐私条例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编辑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020-38814986
版权所有 广告网 粤B2-20040750号 © Copyright 1998-2022 cn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