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权军——曾就职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并服务了多个世界及中国500强品牌,担任CBO或市场/品牌总监等职务。拥有外企、民企、合资企业、央国企超过20年的品牌营销实战的中高层管理经验。成功主导多项品牌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推广项目,对企业及行业生意趋势有精准和独到的洞察,擅长品牌战略原创性建立、营销竞争策略拟定、传播口号及价值创造、新品开发及上市、创意性营销推广、打造高效开放的市场品牌营销管理系统和队伍。
接下来,全面梳理一下各行业的中国企业和品牌,他们应该从优秀到卓越,强化国内国外市场发展,肩负起成为世界500强品牌的光荣使命,带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一、大食品行业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蛋奶肉,食品是最基础人性需求的品类,也是最长久稳定的品类。从雀巢和可口可乐为代表的欧美品牌已经发展了150年左右,全世界各个角落都有。食品因为客单价低,且没有那么强的文化冲突和意识形态影响,只需要舌头和肠胃等基本生理就能判定。有一次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阿富汗偏远山区的小孩,拿到一瓶可口可乐时快乐的表情,我都觉得食品品牌真的就是简单纯粹的东西,它只需要满足人类最基底的需求和快乐。
而且说到食品这个范畴,中华美食文化绝对在全世界遥遥领先,所以中国的食品品牌是最应该成为全球一流品牌的。比如,乳业的伊利应当立志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品牌,并发展成为依托乳品为核心业务的多品类食品集团,目前伊利在奶粉、白奶、酸奶、冰淇淋、奶酪等品类都进入领导阵营,且开始拓展到含乳蛋白饮料等行业和康养赛道,而且整体企业渠道扎实、研发领先、营销稳健、费利均衡,完全可以加快国外空白市场拓展,综合运用并购等手段加速发展。
另外,蒙牛品牌有更强有力的品牌联想,整体基础厚实、背靠央企外企的资源优势,只要尽快弥补品类短板并踏实强化产品研发,奋起直追,也很有机会成为全球领导品牌。另外,饮料行业头部品牌如农夫山泉、康师傅、娃哈哈、王老吉、瑞幸、霸王茶姬等,他们的品牌名有我们东方文化的印记,接下来应该积极品类创新、渠道深耕,拓展布局海外市场,可以先从东南亚和亚非拉市场循序渐进,用东方文化的茶、健康养生、艺术文学等优秀概念来做品牌强化和品类创新,稳步向着世界级的饮料和食品巨头进军。
我们的国酒茅台更应该目标高远,未来一定要成为全球酒品类的顶级品牌。茅台品牌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品牌故事,那条承载了人类奇迹伟大长征印记的赤水河,拥有独特微生物和国宝级的酿造技艺,更是伴随东方大国崛起,是一个民族和文明荣耀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所以茅台母品牌要慎重跟二三流品牌跨界联动,少用所谓的品牌年轻化来博取眼球和低质流量狂欢,这会大大拉低品牌的高度和强度。
茅台应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东方精神智慧、国民重大正能量事件做强链接,成为国家名片和民族文明文化的代表,成为每一代奋发有为的中国人的精神激励者陪伴者。要积极走向世界去践行其品牌定位:中国茅台,香飘世界。同时茅台酒的品牌矩阵、产品组合也要更加清晰,很多事情应该交给子品牌去干。茅台母品牌必须要高质量发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保持塔尖品牌的战略定力。当然我国地大物博,其他的酒业品牌如五粮液、国窖、郎酒、杏花村、雪花啤酒、青岛啤酒等也很有机会。当然我个人观察我国酒圈品牌过多,营销过热,个别企业股票受到资本化追捧有泡沫。从宏观社会意义上来说,我国可能并不需要如此多的酒类品牌,因为整个社会的中坚人群不应该留连于应酬的酒桌上。当然,这需要未来来验证,因为实践和时间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全球性餐饮品牌我国还比较薄弱,因为中式餐饮不能像西式餐饮一样标准化和快速规模化。但我们也要坚持在海外市场做好中餐品牌,尤其要做到独有的中餐八大菜系的丰富度、精致度和极致的味蕾体验。中华美食甲天下,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而且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利用先进的加工和保鲜技术,已经可以突破中餐规模化、方便化、快捷化的瓶颈。中式餐饮品牌未来将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绝佳口福体验,所以未来我国一定会诞生很多世界级的中餐品牌。而类似老干妈、海天等中式厨房调味食品,也必将成为细分赛道的王者。福临门、鲁花、双汇等泛美食品牌也大有机会。而中式休闲食品品牌也要依托我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结合新世代消费群的健康需求和研发技术迭代,积极走出国门满足当地人的饮食文化需求,抢占全球更多国家人民的胃纳率,打造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休食品牌。
二、大消费品行业
在传统家用电器上,我国品牌基础雄厚发展势头强劲。如海尔、美的、格力、海信、TCL、创维、长虹等中国优秀品牌,这么多年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不断研发创新、多品类齐头并进和管理模式创新,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和渠道,成为家用电器当仁不让的全球品牌。这些企业部分还有国资参股,将稳健经营和市场灵活快速决策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这一点实属难得。中国家电品牌应该继续坚定信心、稳扎稳打、相互协作,获取全球更大的份额和领导品牌优势。
在服装和运动装备行业的安踏品牌,和羽绒服赛道的波司登品牌,都具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仍然需要强化核心赛道,加强产品功能研发和渠道精耕,避免盲目扩张,做好品牌形象和事件营销,力争早日成为全球领导品牌。而近几年直接在美国崛起的希音电商服饰品牌,则说明了聪明的中国人只要把握准了需求,则拥有直道超车的能力。在日化个护美妆领域,我们落后较多,宝洁、欧莱雅等品牌就是我们的标杆。近年来很多民族品牌,强化科研技术和东方传统健康养生理念的结合,开始奋起直追。如云南白药等,结合独特的地理和配方,假以时日,完全可以成为中国领先的个护保健品牌。
这里特别说一下我国在消费品行业特别缺少的奢侈品品牌。欧美奢侈品品牌从服装、化妆品到珠宝饰品行业,价格奇贵、历史悠久,为所在国赚取了大量的利润,而且市场地位非常稳固。这里我想强调一个观念,就像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同样的道理,我们国家也可以发展自己的奢侈品品牌,来满足全世界富裕和中产阶层的需求,这一点必须解放思想观念。
我们中华文明是全世界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我们有那么多的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各大博物馆人气爆棚,里面都是国宝,更是人类瑰宝,各种文创更是琳琅满目。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做出的巧夺天工的物件简直让我们后人汗颜,更让全世界甚为惊叹,他们是真正的人类奢侈品,多少钱都买不到。所以,要说最能做奢侈品的民族,非我中华民族莫属。这就需要我们当代企业家用最专一的长情,去锻造最高的品质、展现最美的品味,设计最有创意的产品,讲述最动人的品牌故事,做出最石破天惊的营销传播。所以,于名于利我们都要发展中国风格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国奢侈品品牌,这是一代企业家的责任。从悲天悯人的天地道义哲学和中华文化审美角度来说,复兴后的东风必然压倒西风!
三、通信及电子行业
这里首推华为,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企业研究和学习。我个人是非常推崇华为的,中华有为这个品牌名的意义本身就很伟大,非常有我们中国人的使命感和志气。其创始人任总的股份才1%,也不谋求资本化上市。华为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包括轮值董事长制度、对技术的极度推崇和自觉、全球化发展的原始基因等等。最近国内的胖东来也成为行业清流,各地超市都在学习它的模式。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他们这样的企业恰恰是诞生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制度中“公大于私”的文化基因是否也影响了这些企业家?所谓为富要仁、财散人聚、集体主义、还有企业中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老板跟员工的新型价值合作关系、企业利润分配的均衡化合理化非极端化等新观念。这种新型生态的企业和品牌,有没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全球主流?社会主义中国能不能给全人类贡献一种“更少剥削”的新型企业制度?当然这是一点题外个人思考,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再说回华为,我认为华为的能量远不及此,它从原来的服务器和通信标准成功进入到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技术和品牌声望。未来华为应该去突破更多高端的行业和技术,比如打造更好的能够媲美微软而风靡全球的鸿蒙操作系统,打造全世界最好的图文和视频生成软件,同时突破一些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高科技医疗设备、工业产线机器人、精密数字设备等等。同时国内相关企业也要积极同华为合作,通过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竞争联盟,提升整体行业的生产力水平,进而建立和扩大在全球的领先优势。
目前华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就采用了这个模式,发展势头强劲。最后也建议华为在全世界市场都要更加重视品牌塑造,尤其需要尽快拟定清晰的母品牌价值口号,要从消费者心智上开始积累华为品牌的形象和价值,越清晰越好,早做比晚做好,要让华为品牌深入全球市场和消费者的人心。
其他的如VIVO、OPPO、传音等品牌,都具有原生的全球化基因和视野,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他们都非常有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品牌。这里我还想提一下很早全球化的联想,它在笔电产业全球份额中有雄厚的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在全球市场真刀真枪打出来的500强品牌。也希望国内民众和媒体对联想多一点支持,爱惜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当然公众也希望联想持续强化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创新,掌握核心科技,真正为国家和民族技术突破做出更大贡献。其他的如中兴通讯、大唐、浪潮等企业也在加快发展,共同做大通信和数字信息技术行业的中国品牌势能,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和大技术研发深度捆绑的优势,抢夺数字通信底层技术的机遇。
四、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逐步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如何依托国内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孕育出大批国内领先的品牌,进而再向国外发展。有创业者称,新的创业机会就是把各行各业重新做一遍,通过资源的跨界整合,把需求痛点做到极致,再叠加新时代的营销手法,就能锻造一大批的新质品牌。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新制造品牌发展活跃,进步极大,京东方的显示屏、蓝思镜片、中芯国际、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都在迅猛发展,有的已经进入全球第一阵营,正在持续做大品牌份额。
这里重点说一下小米,个人也非常支持。小米通过生态链合作模式做了很多品类产品,开创了质优价低的小米品牌形象,可以说每进入一个行业,都引发了行业格局的革新。但这个模式会面临两个问题,1是毛利率低,2是品牌形象不够专,后来小米通过发展中高端手机并获得成功,大大提升了小米的利润率和高技术品牌形象。小米还有另外一个核心资产,就是创始人雷总,网友爱称“雷布斯”。雷总每一次创业都获得成功,又凭借真诚的语言风格和超强亲和力形成了庞大的米粉群。
今年3月,小米又通过高质优价策略成功迈入汽车行业,目前势头不错。小米打造“人车家”的生态圈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但未来做的品类要符合品牌定位,且还是要有边界感,才能在心智上积累专业感。而且人车家这么多品类不能共用一个品牌,单价几百元和几十万元的东西更需要一个高中低的品牌矩阵来区分。未来小米品牌要坚持打造汽车和手机等核心品类,其他品类应该精简,必须专注几个最重要的科技产品属性的赛道,把非核心品类坚决关掉,或者换一些副品牌来做。只有这样,小米品牌才能行稳致远,才能如雷总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全球最顶级的科技企业和伟大品牌。
整体来说,我国是靠制造业起家的,制造文化也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农耕文明文化一脉相承。党中央多次强调打造强大的制造业,防止经济脱实向虚,我国需要实打实的技术和新质生产力来支撑我们的实体经济,不能像有的国家过度资本化空心化。近年来,国家开始提升上市企业的门槛,并强化上市企业的管理,让真正有技术能力的制造企业优先上市,这必将更好引导我国制造业企业和品牌做实、做大、做强。
五、新能源及汽车行业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品牌,经过多年在技术和品牌层面的发展积累,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引导下,在中国老百姓支持和信任下,尤其是几位关键的民营企业家的多年努力,彻底颠覆了国内汽车市场几十年欧美品牌占据的格局。今年10月最新数据,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55%,自主品牌份额超过60%。汽车产业是工业门类集大成的皇冠行业,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相关行业技术升级、对带动我国工业各门类全球竞争力意义重大,汽车产业目前更是超过了房地产成为了我国经济的第一支柱行业,为我国在未来全球化工业竞争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势能。
未来的比亚迪和新能源汽车品牌们,除了继续深化技术研发、客户体验、质量品质之外,品牌建设和布局、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合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也很重要。同时要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在激烈竞争的同时,注意整体中国汽车品牌的集群效应,用良好的行业顶层设计来优化市场的充分竞争。另外,我们还缺少像“特斯拉”一样的高品牌强度、高技术能力、高溢价的专业电动汽车品牌,目前仍然大而不强、多而不强,散而不专,这是留给中国汽车品牌们的下一个重要任务。
整体来说,我国需要更多更强的“比亚迪们”。而目前比亚迪品牌对比特斯拉来说,中高端市场品牌竞争力不足是主要差距。从去年开始,比亚迪加强了2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品牌和产品布局,仰望和方程豹都站稳了脚跟,但其合资品牌腾势还没有在中高端轿车和SUV市场打开局面,而这块市场恰恰也是BBA的核心利润粮仓。比亚迪仍然需要从产品类型设计、用户深层洞察,产品矩阵、营销提振品牌上下功夫。
其次,比亚迪也需要加速布局海外市场的工厂、渠道和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在客户服务和体验上,比亚迪作为理工技术男文化的企业,是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的。欧美日系汽车巨头,在国外拥有几十年很好的品牌口碑和网络,一旦对手跟上电动趋势,我们的先发优势就会减弱。对比亚迪来说,进入全球十强只是开始,需要全方位系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外,比亚迪也有手机代工能力,未来某一天当比亚迪品牌推出手机和智能装备时,也不会让我们感到惊讶。这不过是合理的品牌延伸,当然那也会是其企业发展的新阶段新挑战了。
另外,比亚迪母子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扩张时,也必须在品牌层面有更清晰的规划和更坚决的传播,不能只重产品而忽视品牌建设。尤其是比亚迪母品牌BUILDYOURDREAM过于宽泛,到底是什么梦?消费者想到比亚迪会联想到什么形象和价值观?这些都很模糊。
如果比亚迪未来要做新能源电车的王者,那么这个口号印记就要大张旗鼓印在国内外消费者脑海里,尤其是海外市场,要用品牌的力量加速实现消费者转换,并建构未来同美日德系品牌竞争的差异化心智优势,建立对抗特斯拉的认知价值。必须要充分认识海外市场的长期性艰难性,不要低估国外100多年历史的老牌车企的品牌沉淀和忠诚度,要加速品牌层面的设计和系统能力提升,这是比亚迪当前的紧迫任务。企业发展和品牌塑造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切不能势头来了一哄而起、势头没了一哄而散,必须要有做百年老店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恒心和毅力。
其他的汽车品牌如红旗、长安、东风、奇瑞、吉利、长城、理想、蔚来等,都应该坚定拥抱技术革命,强化用户和市场导向开发产品,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同时做好品牌价值层面的锻造和规划,共同打造中系汽车的整体品牌,国内外巨大的汽车市场完全能够容纳3-5家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世界10强。在德系、美系、日系之后,就是我们中系汽车品牌的时代。
今年4月,笔者在参加一个品牌培训时,听到清华某位教授,专题分析我国新势力汽车品牌们的“品牌名随意且不高级”的问题,我也深为认同。品牌名字本身就是企业和品牌的第一资产,第一卖点和第一竞争力,是非常重要和需要慎重决策的。但是受近年来国内互联网电商创业这些年的影响,大家喜欢随便取一个路边熟悉的“阿猫阿狗”来做品牌名字,依靠资本力量把这个名字广泛传播成为品牌。这在日用消费品上或许还有一点道理,因为名字普通和常见会降低传播成本,大家比较容易快速记忆和接受。但在几十万一台的高科技新能源车上,我们的企业家和创业者也非常随便的取名,确实有点匪夷所思。一个汽车品牌,必须要有理想、有正能量导向、有价值观、有意义。
同时,专注新能源电池的宁德时代、智驾系统的地平线、无人机行业的大疆、光伏产业的特变电工、隆基、通威等品牌,也要继续向全球产业链宽度要规模,向产业链深处要技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丰富产品形态和矩阵。日前宁德时代发布了新一代储能解决方案,这是很好的划时代产品,必将推动企业发展更上层楼,也必将为我国在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各地政府和行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集群将是我国在后工业化时代突破的主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