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11/28
/共同见证!
11月28日,备受瞩目的第31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在厦门正式启幕。
借此盛会之际,厦门大学广告教育丛书中的又一力作——《我与中国广告教育四十年(1983-2023)》由厦门大学陈培爱教授倾力打造,正式面世。
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齐集新书首发式现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此次新书发布会由中国广告协会、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
“中国广告业蓬勃发展”
1983-2023
《我与中国广告教育四十年(1983-2023)》不仅是对中国广告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的全面回顾,更是对中国广告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该书内容详实,从多个维度展现了陈培爱教授与中国广告教育共同成长的辉煌历程。书中特别收录了众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不仅见证了中国广告人在广告教育领域的辛勤耕耘,也反映了中国广告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蓬勃发展。
此外,书中还详细记录了陈培爱教授及厦大广告人在广告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摸索与创新,以及他们在教材编写、学术研究、教育交流等方面的卓越贡献。作者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现了厦门大学广告教育丛书的丰硕成果,以及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中国广告学院奖等重要平台的创立与发展。
“中国广告教育历程”
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
《我与中国广告教育四十年(1983-2023)》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广告教育四十年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更是对广大广告教育工作者和从业者的激励与鞭策。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广告教育从一张白纸起步,经过四十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已有六百多所高校设置相关专业,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一代代广告教育者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成就中国广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厦门大学,作为中国广告教育的拓荒者与领航者,从创立国内首个广告学专业,到跻身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始终铭记“为党铸魂育人、为国培养栋梁”的崇高使命,秉承“嘉庚精神”精髓,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为国家培育并输送了数以千计的新闻传播才俊与广告界翘楚,为弘扬时代新风、激发经济新活力作出了卓越贡献。
“持续发光发热”
亲身经历从零至今
陈培爱教授曾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及新闻传播系主任,是厦门大学的特聘教授。同时他还曾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创会会长、福建省传播学会创会会长。
1983年,陈培爱教授从厦门大学的中文系转至新闻传播系,参与并见证了国内首个广告学专业的创建,并担任了该专业的首任教研室主任。在四十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生涯中,陈培爱教授一直在广告教育领域发光发热。他总共培养四十二名博士与博士后,担任国内三十二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与客座教授。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各类社科研究课题三十多项。他把一生的精力奉献给我国品牌强国与品牌出海事业,是我国广告教育的开拓者与先行者,在学界与业界拥有广泛影响。
“在广告教育专业创立四十周年来临之际,我作为国内第一个介入广告教育的教师,亲身经历了从零至今的整个过程,无限感慨于国家与社会的大踏步快速发展,也自豪于中国广告学人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发布会上,陈培爱教授满怀深情地表示。
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他深感责任重大,有责任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回馈给广告学科,以促进中国广告教育的持续发展。“我希望以此铭记学科创建之不易,共享事业发展之精彩,共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探索前进,为未来的进路提供借鉴。”
此外,陈培爱教授还透露了“厦门大学广告教育丛书”第一辑的其他三本著作的出版计划,包括《陈培爱教授博士生优秀广告论文选》、《陈培爱教授广告论文自选集》和《陈培爱教授广告书序选》。这一系列丛书的出版,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厦门大学乃至中国广告教育的悠久历史、丰硕成果与鲜明特色,勾勒出其蓬勃发展的清晰轨迹,为学界与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共同推动中国广告教育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林升栋表示,身为陈培爱教授的学生,他深感师恩如山,从中汲取了无比宝贵的学术启示与人生收获。他从感恩之心、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三个维度出发,借新书发布之际,高度评价了陈培爱教授对广告行业的深远影响与杰出贡献。林升栋提出,自80年代以来,厦门大学始终秉承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在广告教育领域内不断耕耘突破。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呼吁学界同仁能够积极传承并发扬陈培爱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不懈的探索精神,共同为广告教育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图丨中国广告协会
文丨苏澜
编辑丨毕浥尘
责任编辑丨张嘉琪 许愿